【转载】五大感统训练原则,你知道吗?

一、主动性原则 

强调孩子在训练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过度保护等情况,利用情景主题等充分调动训练儿童的参与意愿。 


二、渐进性原则 

儿童感统能力发展不是短期可以见效的,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内容

从单一领域到多个领域,从专项训练到整合训练。

2、训练过程

从被动训练、辅助训练到主动训练。

3、训练难度

由简单到复杂。

4、反馈内容

从单一的鼓励到全面的评价,更要注意细节的观察。


三、以儿童为中心原则

只有尊重并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儿童积极性,儿童是感统训练的主体,而非老师或家长。老师的作用在于合理规划设计方案、创设训练情景、评价反馈、提示、启发。感统训练课堂一定不能以老师为主体地位,导致训练出现偏差。


四、游戏性原则

进行感统训练时,可以把训练器械当做玩具,每一种器械都可以创造出灵活有趣的玩法,把训练融合于游戏之中,是感统训练的特点,也是吸引儿童参与的主要动力。


五、针对性原则

对儿童感统针对性训练,包括问题评估的针对性、训练方案的针对性、评价反馈的针对性,实现对参训学员的动态评估和动态调整。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渝ICP备2021001809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2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