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孩子口齿不清,这5种训练方法特别有用!

同龄的孩子,为什么有的早早就口齿清晰,诗歌朗朗上口,故事娓娓道来;而有的孩子却说话迟,表达不清,说的话只有妈妈能听懂呢?下面就讲讲几种训练方法。


1.语言环境的缺失 

所谓对话,一定是有人与之相对来说话,所以,想要锻炼孩子的语言,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就是多多与孩子对话,为孩子制造丰富的语言环境了。

孩子最初的成长就是在模仿,如果没有人与他说话,没有模仿对象,他又怎么能学会说话呢?当然,还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事事代劳,要给予孩子主动表达的机会。

改善策略:

无论孩子说了什么甚至哪怕只是发出了声音,爸爸妈妈要立刻予以回应,可以是最简单的点头示意,也可以顺势启发孩子学着表达。

鼓励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述,创造足够的联系。比如,孩子看了动画片,家长可以鼓励他讲一讲里面的情节,模仿其中的任务,也都是锻炼口齿的有效办法。


2.构音器官生理缺陷

完整的说话过程,需要“嘴唇”、“舌头”、“咽喉”和”肺部“协调联动才能实现,反过来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彼此之间协调性不足,都会导致发音不准/不清。尤其是当发音器官存在生理缺陷,比如舌系带过紧或过短,唇腭裂,咬合不正等情况时,出现口齿不清的可能性极大。 

改善策略:

生理因素造成的口齿不清,必须要首先改善构造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比如,舌系带过短的,可以通过剪舌系带的小手术来改变。不过要注意,孩子发音不准很少是因为舌系带造成的,建议家长孩子带孩子请专业医师诊断为好。


3.口腔肌肉锻炼不足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从小让孩子吃流食,添加辅食较晚较少,都会导致孩子口腔肌肉张力不足。这完全是因为缺乏锻炼的原因,所以相应的,通过适量有针对性的锻炼即可改善。 

改善策略:

给予孩子咀嚼训练,比如嚼牛肉干等;同时以游戏的方式比如吹气球等可以吹的东西或进入专业的感统机构进行口肌训练。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渝ICP备2021001809号-2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2800号